雙金屬錘頭淬火時加熱溫度的選定
雙金屬錘頭淬火時加熱溫度的選定是至關重要的。一般應根據含鉻量和零件壁厚來挑選 最好淬火溫度。淬火溫度越高,淬透性越高,但淬火后構成的剩余奧氏體數量也有 也許越多。隨合金中含鉻量的添加,二次碳化物開端析出到改變為溶入為主的溫 度范圍向高溫方向移動,故合適的淬火溫度也將隨含鉻量而變。含鉻15%的白口 鑄鐵,得到高硬度的淬火溫度是940?970℃,而鉻為20%時,則為980?1010℃。 一起,淬火溫度與鑄件壁厚密切相關,壁越厚,淬火溫度應選得越高。保溫時刻一般可根據壁厚,挑選為2?4h,厚壁零件可恰當延伸至4?6h。
空淬后的高鉻錘頭存在較大的應力,應盡快進行回火處理;鼗鹛幚淼募訜 溫度一般不該低于400℃;鼗鹛幚硎勾慊鸷蟮鸟R氏體得到回火的一起還隨同有 剩余奧氏體的改變。高鉻錘頭在不同淬火溫度(保溫時刻為3 h下回火溫度。
雙金屬高鉻錘頭退火處理的意圖有二:一是下降鑄件硬度以利于機切削加工;二是在 淬火前進行退火處理使成分均勻化,然后削減淬火時升溫過程中的鑄件開裂,縮短 奧氏體化保溫時刻,削減淬火后安排中的剩余奧氏體量,進步鑄件硬度。
有關高鉻錘頭的淬火、回火和退火工藝標準見表3-27。但應特別注意的是 關于一些形狀雜亂、壁厚相差懸殊的鑄件應嚴格控制升溫速度(≤50℃/ h)避免鑄 件開裂。有時選用階梯式升溫(在200℃、400℃、600℃停留2?3h)更為安全,在 700℃以上升溫能夠恰當加速。此外,鑄件熱處理的保溫時刻應視鑄件壁厚、裝爐 量和狀況以及升溫速度等要素歸納思考,避免由于有些鑄件或鑄件心部因保溫時 間缺乏而呈現淬不透。